
本月23日,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教科研专委会与河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承办的“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科(教)研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圆满结业。培训班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精神,精准对接艺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研究的有组织科研活动。培训吸引了来自全国67所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干部与骨干教师参与。
在文化和旅游部科教司的统筹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培训全程注重纪律管理,强调学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学员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投入学习,教学有序,管理规范。培训得到科教司领导高度重视,精准邀请授课专家,把握课程结构,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为参训学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平台。
结班仪式:总结收获,展望未来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周宝全教授作结班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全体教师表示祝贺,并向主办单位、专家团队和会务组致以衷心感谢。周宝全指出,本次培训是“一场文化艺术与教科研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科研理念和方法、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真正做到了“既接天线,又接地气”。

结班仪式由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教科研专委会副主任张人健主持,她对全体学员提出希望,愿大家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果,持续推动艺术职业教育教科研创新与发展。
专家讲座:内容丰盛,启迪思维
本次培训的专题讲座板块设计精心、内容翔实,汇聚了国内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行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大家围绕文旅产业新业态、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科技与艺术融合、人工智能赋能艺术职业教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主题进行了学习交流研讨。
第一,解读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
部分专家深度解读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展望未来文化产业、文旅经济领域的新业态,以及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为指引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方向性全局性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宋洋洋教授深入解读了“十五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展望文旅消费新业态,提出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应结合市场需求、地方产业实际,灵活设计课程,构建“艺术+商业”的双轨评价体系。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姜大源研究员,开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向度与功能》讲座,为职业教育未来研究拓宽视野。
第二,探索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新模式
部分专家结合前沿科技新领域与新需求,全面解读科技赋能文化艺术的机理与路径。

清华大学张铮教授则从文化自信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文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机遇,强调应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文化业态创新与资源转化。

福建师范大学叶锋副教授带来了《AI在艺术和设计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的专题分享,为提升教育效率与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教科研专委会副主任杨峻峰教授聚焦“新双高”背景,分享文化艺术职业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模式。
第三,探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科研建设新路径
部分专家结合自身成功经验,分享了科研赋能文化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唐文忠凭借丰富的从业经验和对艺术职业教育的深入洞察,阐述了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活动的思路与路径,为艺术职业院校创新发展和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刘景亮研究员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享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的理念和经验。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校长周宝全提出构建教学、创作、科研的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打造“以演促教、以演带研”模式,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探索了新路径。

全国文化艺术行指委教科研专委会副主任张人健,则从“艺术教育走基层”的创新实践切入,阐述了艺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鼓励艺术职业教育要在“走基层”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适应性。
第四,分享艺术基金等项目申报范式和经验

北京京剧院原院长刘侗教授凭借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用大量艺术基金申报的成功案例,剖析申报要点与技巧,鼓励艺术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文化传播和人才培训工作,为学员提供极具操作性的指导。
系列讲座贯穿“宏观政策-中观路径-微观操作”三个层次,既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又紧扣实践需求,学员们普遍理清了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艺术职业教育教科研立项的着力点、服务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以及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等。
现场教学:走进博物院,感悟文化根脉




培训班组织全体学员赴河南博物院开展“移动课堂”现场教学。在专业讲解的引导下,学员们深入领略中原文化与黄河文明的深厚底蕴,并实地考察文创产品开发现场,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融合的创新实践。培训中,唐文忠、张人健等专家也多次以馆藏文物为案例进行现场教学,介绍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成效,强调艺术职业教育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员们提供了科研选题与产教融合的新灵感。
交流展示:开发办学,教学成果亮眼





作为东道主,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开发办学,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和交流成效突出。学员们观摩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白夜之歌合唱团”专场演出,音乐会不仅展现了俄罗斯高等艺术教育的水准,更体现了艺术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姿态,是推动职教出海、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实践。










另外,通过一场戏曲、舞蹈、音乐等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展示,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与会学员们高度好评。
学员感言:收获满满,期待再聚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内容“扎实、解渴、实用性强”,纷纷表达不舍与启发。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邓丽萍老师表示:“课程设置像一场丰盛的自助餐,每个人都能根据专业需求汲取养分,全方位提升了科研视野。”

广东艺术职业学院杨玉英老师感慨:“根本没听够!希望这样的培训能走到广东去,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老师受益。”






许多学员积极主动地与培训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提出今后办好教科研培训班的合理化建议,让更多的校级领导参加培训,希望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科研培训班持续开展。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校际间深度交流、资源共享的良好契机。更难得的是,酷暑之下那默默无闻的教师们高质量组织、协调和服务,让人倍感亲切,彰显学校高水平的办会能力。未来,全国文化艺术职业院校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为推动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