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铸魂,以艺术创新筑梦!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开展“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5月8日—5月9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A教学楼一楼大厅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受到校领导、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各位思政课教师结合授课班级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学生一起精心打磨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展出当日,校长周宝全、副校长徐飞跃、党委办公室主任聂席宾、教务处处长江世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利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静,全体思政课教师及学生前来观展。






观展过程中,王利蕊对作品的设计理念、呈现形式和创作特色进行详细地介绍。她谈到,本次展览围绕课程第十章《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强国》,包含“纸鸢裁春•灯火相传”“非遗薪火·守艺中国”“墨脉千年·画说时代”等系列主题,让学生根据专题知识,运用手工作品、微视频、绘画等具体形式进行创作,使文化认同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周宝全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谈到,本次活动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了思政课,实现了思政教育与美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同时,他提出,应持续探索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全力打造“思政+艺术”特色教育品牌,也要通过装订成册、录制视频等方式制作优秀作品集,积极申报教学成果奖,把教学成果在校内外进行推广,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

此次实践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的成功开展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体现。王利蕊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挖育人资源,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的思政课堂中增长知识才干。
部分学生作品展:



